情绪与人类相生相伴,是人们成长、生活和工作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。幼儿是情绪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,儿童通过接触身边的人、事、物,在学习与游戏中,飞速的发展着自我的意识与性格,逐渐形成自身的气质和行为风格。而情绪的形成和发展,渗透在了这一过程中的方方面面。孩子从父母的表情中体会喜悦、关爱、生气;从与同伴的玩耍中体会开心、兴奋,从争执中体会愤怒、不满。这些重要的情绪体会,以及对这些情绪所作出的适当调控,对于儿童的人格与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。
俗话说,三岁看大五岁看老,研究者考察了儿童情绪调节的早期发展对以后社会行为的预测(王莉,陈会昌和陈欣银,2002)。他们对176名儿童进行了3年追踪:2岁时,观察他们在陌生情境和延迟满足情境下的情绪调节策略;4岁时,对他们在陌生同伴情境中的自由游戏活动进行观察,评价其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退缩性,结果发现2岁时的情绪调节策略能显著地预测儿童4岁时的社会行为。而潘苗苗和苏彦捷(2005)对4岁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,特别是对于女孩,情绪理解与同伴地位都与情绪调节有关,情绪调节策略是情绪理解与同伴地位的中介变量。因此,幼儿的情绪能力与其对情绪调节策略的驾驭能力,对其今后的同伴交往、社会生活等有重要作用。因此,及时了解幼儿各个时期的情绪能力的发展轨迹与形态,对于塑造儿童健康积极的情绪行为,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意义深远。
中国是人口大国,幼儿占国民总数相当多的数额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,当今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,特别是情感教育。大部分父母都不再仅以“成龙”“成凤”作为子女培养的目标,而更加注重孩子是否能幸福、快乐的成长。因此,能够实时了解孩子的情绪能力水平,知道孩子是否能自如的应对他们小小世界中的情绪事件,成为了大多数父母的需求。
刚刚开始上幼儿园的孩子往往容易生病, 伤风感冒或肠胃不适时有发生。对此,许多家长认为是幼儿园照顾不周, 责怨不断; 而一些教师自己也不明究竟, 茫然失措。其实, 幼儿入园的一系列反常表现的原因很简单: 环境的突变影响了孩子的情绪, 而情绪的激变导致了行为的反常, 更导致了生理功能的暂时紊乱, 而这种紊乱促使幼儿的身体出现了负面的变化,使他们生病或产生不适。
因此,一套全面的儿童情绪能力训练课程与评价工具符合了家长的需求,可以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管理,促使孩子健康成长。
